今天开始学习C++总结一下,早上所学的知识:
1. 计算机语言要处理两个概念—数据和算法。数据是程序使用和处理的信息,而算法是程序使用的方法。
2. 结构化编程(structured programming), 结构化编程将分支(决定接下来应执行哪个 指令)限制为一小组行为良好的结构。C 语言中就包含了的结构(for循环、while循环、do while 循环和if else 语句)。
3. 自顶向下(top-down)的设计: 是将大型程序分解成小型、便于管理的任务。如果其中的一项任务仍然过大,则将它分解为更小的任务。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将程序划分为小型的、易于编 写的模块。例如开发程序单元(函 数)来表示各个任务模块。
4. 面向对象编程OOP:强调的是数据。OOP不像过程性编程那样,试图使问题满足语言的过程性方法,而是试图让语言来满足问题的要求。其理念是设计与问题的本质特性相对应的数据格式。
5. C++中,类是一种规范,它描述了这种新型数据格式,对象是根据这种规范构造的特定数据结构。 例如,类可以描述实物的基本特征(爪子、羽毛、翅膀、尾巴、大小等),而对象则代表特定的事物 (老鹰、鸵鸟、公鸡)。类规定了可使用哪些数据来表示对象,以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执行哪些操作。例如,要开发一个绘制矩形的计算机绘图程序,可以定义一个描述矩形的类。定义的数据部分应包括顶点的位置、长和宽、边的颜色和样式等;定义的操作部分可以包括移动、改变大小、旋转、将矩形复制到另一个位置上等操作。这样,当使用该程序来绘制矩形时,它将根据类定义创建一个对象。该对象保存了描述矩形的所有数据值,因此可以使用类方法来修改该矩形。如果绘制两个矩形,程序将创建两个对象,每个矩形对应一个。
6. OOP编程的一些优点:
(1)有助于创建可重用的代码,这将减少大量的工作。
(2)信息隐藏可以保护数据,使其免遭不适当的访问。
(3)多态:通过运算符和函数创建多个定义,通过编程上下文来确定使用哪个定义。
(4)继承:使用旧类派生出新类。
(5)在编程中能够轻松地使用已有的类,包括各种成熟的类库。
7. 泛型编程(generic programming)与 OOP 的目标相同,即使重用代码和抽象通用概念的技术更简单。 OOP强调编程的数据方面,而泛型编程强调的是独立于特定数据类型。OOP 是一个管理大型项目的工具,而泛型编程提供了执行常见任务(如对数据排序或合并链表)的工具。术语泛型(generic)指的是创建独立于数据类型的代码。C++的数据表示有多种类型—整数、小数、字符、字符串、用户定义的、由多种类型组成的复合结构。例如,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排序,通常必须为每种类型创建一个排序函数。泛型编程需要对语言进行扩展,实现可以只编写一个泛型(即不是特定类型的)函数,并将其用于各种实际类型。
利用早上1小时学习,时间有限效果有限。后面接着学。